ZeroX.fund

ZeroX.fund

web3 fund
tg_channel
twitter

シームレスなクロスチェーンの未来:LayerZeroとStargateプロジェクトの解析

文 /echo_z

1.png

公募被 SBF 旗下的 Alameda 抢空、0xMaki 加持、上线后币价翻 10 + 倍、近日又获得 1.35 亿美元估值,LayerZero Labs 無疑是近期最火熱的 Web3 團隊。同一個團隊,一手打造了跨鏈底層協議,和建立在其之上的第一個應用,在公布底層協議 LayerZero 上線的當天,旋即也公布了配套應用 Stargate 的公募。

底層鏈間通訊的巨大前景,再加上已經落地的跨鏈產品,讓這個項目風頭無兩。

鏈茶館此前已撰文介紹過 Stargate,後續對這兩個項目分別做了更深入的調研,嘗試剖析其核心機制、未來前景、運營能力及項目估值,梳理如下。

本文目錄:

產品機制
1.1 LayerZero
1.2 Stargate
Stargate 通證經濟
2.1 代幣作用及價值捕獲
2.2 代幣分配
Stargate 運營現狀
3.1 產品生態
3.2 通證運營
團隊及融資
優勢及風險

  1. 產品機制
    從最宏觀的角度來看,LayerZero 是跨鏈基礎設施,通過在每條鏈上部署的一組智能合約來實現鏈間通訊;Stargate 是建立在其之上的一個具體應用,功能類似於 DEX,只是專注於原生資產的跨鏈轉帳。

通過 LayerZero 的鏈間通訊能力,未來建立在其之上的項目可以做到跨鏈借貸、跨鏈質押等,所有當前在單個鏈內實現的功能都可以跨鏈完成。Stargate 當前實現的是穩定幣和原生代幣 STG 的跨鏈轉帳,相當於是 LayerZero 能力的第一步體現。

兩個項目的白皮書均由 LayerZero Labs 的三位聯合創始人共同擬寫。以下,鏈茶館將概要介紹其白皮書中介紹的產品機制。

1.1 LayerZero

LayerZero 是一個「無需信任的、全鏈式互操作協議」(Trustless Omnichain Interoperability Protocol)。相比現有的跨鏈解決方案,LayerZero 提出的前景確實非常迷人。

當前主流的跨鏈方式包括:1)THORChain/Anyswap 等需要中間幣來完成的跨鏈協議,2)Polkadot/Cosmos 等通過一條樞紐鏈來實現的跨鏈生態。

在 1)方案中,對於中間幣的依賴會帶來額外的操作、延遲和費用。在 2)方案中,仍然需要樞紐鏈來作為中間介質,完成生態系統內的鏈間通訊,而且對生態系統外的鏈並不直接開放。

所以,現有的跨鏈都需要某個中間介質來完成,而 LayerZero 要做的就是去掉中間幣和中間鏈,實現所有鏈與鏈的直接通訊。這一過程的實現,通過額外設置兩個獨立的實體 ——Oracle 和 Relayer,來獨立獲取某個區塊中的部分信息並相互驗證。這兩個實體的功能類似,只是獲取的信息不同,相當於借助兩個信源來做核驗。

Oracle 和 Relayer 具體的工作步驟如下圖所示。圖片較複雜,但可以簡單理解為兩個環節:1)Oracle 和 Relayer 獨立從鏈 A 中獲取部分信息;2)Oracle 和 Relayer 將分別取到的信息交給鏈 B。

LayerZero 在每條鏈上都會部署一個終端,由 LayerZero 的一系列智能合約所組成,可以理解為這條鏈上的「通訊點」。圖中的紫色部分,即 Communicator/Validator/Network,就是 LayerZero 終端的核心組件,其功能在於通知 Oracle 和 Relayer 獲取特定信息、並接收來自他們的消息。

2.png

來源:LayerZero 白皮書

圖中每個箭頭和數字代表一個步驟。步驟 1~5,代表的是當鏈 A 上一個交易事件發生後,LayerZero 的終端通知 Oracle 和 Relayer,分別從鏈 A 獲取相應信息。步驟 1 中顯示了終端所通知的全部內容,包括某個交易事件的識別符 t、需要發送的目標鏈 dst、任何鏈 A 想要傳輸給鏈 B 的數據 payload、鏈 A 需要用到的中繼器參數 relayer_args。

終端會將所有內容發送給 Relayer,但是對於 Oracle,則只發送目標鏈 dst 和交易 t 所屬的區塊頭,不發送交易事件 t。可以看到,步驟 6 即 Oracle 從鏈 A 獲取了這一事件所屬的區塊頭 blk_hdr,步驟 7 即 Relayer 從鏈 A 獲取了這一事件的交易證明 proof (t)。Oracle 和 Relayer 功能的差別,即一個獲取區塊頭,另一個獲取交易事件證明。

接下來 8~11 的步驟中,Oracle 和 Relayer 會分別將獲取到的信息,發送到鏈 B 上的 LayerZero 終端。只不過,由於一個區塊下可能包含多個交易事件,因此 Relayer 的信息發送會比 Oracle 多一步 —— 部署在鏈 B 的終端收到 Oracle 發來的區塊頭之後,會將區塊頭哈希值發送給 Relayer,隨後再由 Relayer 會將符合這區塊頭的所有交易事件的證明打包發送給鏈 B。注意步驟 7 中,Relayer 從鏈 A 獲取的是單個事件的交易證明,而在步驟 11 中,Relayer 傳遞給鏈 B 終端的則是多個交易事件證明的列表。

至此,鏈 A 上的區塊頭、以及該區塊內所有需要的交易事件證明,都已經由鏈 B 上的終端收集完畢。在步驟 12~13 中,終端內的組件會完成驗證、發送給鏈 B 上的智能合約。

由於這個過程本質上依賴於 Oracle 和 Relayer 這兩個信源,兩邊信息匹配即完成驗證,因此保證通訊安全的必要條件是 Oracle 和 Relayer 是獨立的實體,不會合謀作弊。目前 LayerZero 的默認配置是使用 Chainlink 作為 Oracle,並使用 LayerZero 自己搭建的 Relayer,未來開發者也可以自定義配置。

在所有現有跨鏈方案中,和 LayerZero 相對最接近的是 Cosmos。團隊特地闡明了 LayerZero 和 Cosmos 的區別:

1)Cosmos 的 IBC 需要運行一個全鏈輕節點,來驗證跨鏈信息。而在 LayerZero 的過程中,信息驗證只需要按需獲取特定的交易事件及所屬區塊頭即可,不需要讀取鏈 A 上的所有事件,因此 LayerZero 的終端可以做到極致的輕量級。

2)IBC 只能為採取快速確定性共識(fast-finality,即所有交易都會被快速打包,並且無法撤銷更改)的鏈提供直接通訊,對於 ETH/BTC 這類採用概率最終性共識(probabilistic-finality,即隨著區塊的增加,區塊驗證結果無法被篡改的概率也在增加,工作量證明的公鏈均屬此類)的鏈,則需要一條額外的 peg zone 接口鏈來完成,會更複雜。相對地,LayerZero 可以為所有類型的公鏈提供直接通訊。

LayerZero 和 Cosmos 的區別,也是 LayerZero 最重要的幾個優勢:協議能夠做到非常輕量級,以降低跨鏈步驟和手續費;且能夠為所有類型的公鏈提供直接通訊,不依賴中間鏈或中間資產。

1.2 Stargate

Stargate 作為基於 LayerZero 開發的第一個 Dapp,其核心在於,通過一套「資源平衡算法」(resource balancing algorithm)來提升資金的利用率,將單幣資產在各條鏈上的流動性作為一個完整的流動性池來利用,儘量避免單鏈枯竭。

如下圖示意,假設源鏈上總共有 400 萬資金,並且有 4 條目標鏈。在分散的流動性中,每條目標鏈分配 100 萬資金,單筆轉帳上限也就是 100 萬。相對地,在統一的流動性中,資金會放在同一個池子內,單筆轉帳上限是 400 萬,交易深度更深。

3.png

來源:《∆: Solving the Bridging Trilemma》

統一流動性池的好處顯然易見,能夠把資金用到需要的地方,靈活度高;其挑戰就在於,如何能按需分配每條通道上的資金,並且保證單個通道流動性不枯竭。

Stargate 算法的解決方案是:給每個目標鏈做一個「初始記帳」,也就是預先假定每個通道上的帶寬,而在實際轉帳時允許目標鏈相互「借貸並償還」資金,以此實現統一流動池的按需分配。

Stargate 將初始記帳稱為「軟分區」,如下圖所示,假設源鏈 X 上有 100 美元資金,這筆錢會軟分區為目標鏈 Y 和目標鏈 Z 上的各 50 美元,而實際轉帳時如果 Y 鏈上需要轉 60 美元,那麼就會從 Z 鏈的軟分區「借」10 美元額度。在有新資金進入 X 鏈時,會優先填平 Y 鏈上的赤字,餘下的額度再按比重分配給所有軟分區。

4.png

來源:《∆: Solving the Bridging Trilemma》

如果某個通道需求量特別大,會不會榨乾其他通道內的資金呢?確實是可能的,這樣就會影響其他鏈上的轉帳用戶。為了儘量平衡各個通道的需求,當某個通道餘額較少的時候,對於轉帳用戶會收取額外的費用,以此激勵各條通道資金的平衡。

通過 LayerZero 的跨鏈通訊能力以及上述算法,Stargate 自述其產品解決了跨鏈轉帳的不可能三角問題,即:即時的最終性保證(Instant guaranteed finality,即源鏈和目標鏈上的交易能夠得到同時確認);統一流動性(Unified liquidity)、原生資產的跨鏈(Native asset transactions)。

也正是因為實現了即時最終性保證和原生資產的跨鏈,Stargate 還擁有跨鏈可組合性:能夠和源鏈以及目標鏈上的智能合約都做交互,而傳統的橋智能和源鏈上的智能合約交互。

舉個例子:用戶可以在源鏈上進行 Swap,之後轉帳到目標鏈上,接著在目標鏈上繼續 Swap,整個過程都在一筆交易中完成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 Cobo 安全團隊發布了一份分析報告,指出 Stargate 近期提交的更新修復了之前版本中存在的嚴重漏洞,原文提到:「雖然 LayerZero 項目方已經修復了目前明顯的漏洞,但是不排除還存在其他被攻擊漏洞的可能性」。Stargate 存在的安全隱患,是必須注意的風險。

  1. Stargate 通證經濟

LayerZero 底層協議尚未發布代幣,本節分析 Stargate 通證經濟模型。

2.1 代幣作用及價值捕獲

平台原生代幣為 STG,代幣的功能類似 Curve,用戶可以鎖倉獲得 veSTG 用來投票,根據鎖倉時間來分配 veSTG 的權重,不過質押功能還未上線。

平台主要通過收取轉帳手續費來獲利。每次發生非 STG 的代幣轉帳時,會產生 0.06% 的平台手續費,其中 3/4 進入流動池激勵 LP,1/4 進入國庫,未來將由 veSTG 持有者來管理。

此外,如前所述,當某天通道轉帳需求量大時,平台會收取額外的費用來平衡通道帶寬。STG 的跨鏈轉帳不產生平台手續費,用戶僅需支付 gas fee。

為了促進生態,Stargate 還推出了一個白名單計劃,對於大交易量的產品,其每筆交易的 0.003% 將會分發給該產品,資金由國庫出。

2.2 代幣分配

代幣上限 10 億枚,在創世期已經全部生成。

其代幣分配如下圖所示,35% 在投資人和團隊手中;~35% 用於初始發售和早期流動性;30% 歸屬社區。

在初始發售和早期流動性部分中:10% 為 Launch Auction,有一年鎖倉期,5% 為添加到 Curve 中的早期流動池,這兩部分統統構成下圖中的 Protocol Launch;Auction 結束後售賣 15.95% 的 STG,以 Bonding Curve 形式售賣,即下圖中的 Bonding Curve 部分,沒有鎖倉期。

此外還有 2.11% 作為早期激勵,總共釋放 3 個月;上限 1.55% 用於 ETH 以外 6 條鏈上的 DEX 流動性。

不過,由於第一輪 Protocol Launch 公開發售的 1 億枚 STG 被 Alameda 的 2 個地址搶空,近期團隊又增加了一輪社區拍賣,合計售賣 2,000 萬枚 STG,占總量 2%。

5.png

來源:官方 docs「Tokenomics」小節

代幣釋放如圖所示,由於投資人、團隊以及公募的部分有 1 年鎖倉期,因此 2023 年 3 月開始,大量代幣將會開始線性釋放。

6.png

來源:官方 docs「Tokenomics」小節

  1. Stargate 運營現狀

3.1 產品生態

Stargate 目前支持的功能為:在 7 條鏈上,進行價格 1:1 對應的資產的互相轉帳,包括主流穩定幣資產 USDT/USDC/BUSD,以及平台原生代幣 STG。

目支持的 7 條鏈為:ETH/BSC/AVAX/Polygon/Arb/Opt/FTM。比如,用戶可以將 ETH 上的 USDC 轉帳為 BNB 鏈上的 USDT,或者將 Arbitrum 上的 STG 轉為 Fantom 上的 STG。

官方 Medium 披露,未來 6~8 周內將考慮 Solana/Terra/Cosmos Hub/Osmosis,未來 4~6 個月內將部署在各條鏈上。

團隊成員 0xMaki 近期在 Sushiswap 社區內提案集成 Stargate,來獲得更好的轉帳體驗、擴大 Sushi LP 流量。如果最終落實,將會是 Stargate 生態建設上的一個里程碑。

7.png

根據當前社區投票,95% 支持。

8.png

來源:https://forum.sushi.com/t/enter-the-stargate-omnichain-strategy/9741

3.2 通證運營

Stargate 已完成公開發售。其中公開拍賣的 1 億枚 STG 全部被 SBF 旗下的 Alameda 的 2 個地址全部搶走,因此團隊又開啟了二輪社區拍賣,額外售賣 2,000 萬枚 STG。截至發稿時,二輪拍賣仍在進行中。

Alameda 的 CEO 在 Twitter 中承認搶購了 STG,並承諾將會持幣 3 年,間接表明了 SBF 對 Stargate 的支持立場。SBF 的站台,對幣價維持無疑是一劑強心針。

9.png

Stargate 的代幣分配中,有 2.11% 的 STG 用於早期對於流動性的激勵,合計 2,110 枚。該激勵計劃持續~3 個月。

目前用戶在 Stargate 上質押穩定幣,每個池子可獲得 15%~18% 不等的 APY。對於穩定幣來說,是非常高的 APY,也難怪已經吸引了 37 億美元 TVL。

由於大部分 STG 都被鎖倉或由社區管理,早期實際流通的 STG 並不多,大約占總量的 10%,~1 億枚左右,包含:Bonding Curve 中被售出的 5.58%;Curve 流動性裡的 5%;3 個月後全部分發完畢的 2.11% 早期激勵。當前 FDV~35 億美元,流通市值~3.5 億美元。

10.jpeg

來源: https://twitter.com/princebtc28/status/1506426976269180950

  1. 團隊及融資

團隊有三位聯合創始人,Bryan Pellegrino 擔任 CEO,Ryan Zarick 擔任 CTO,另一位 Caleb Banister。

三人均畢業於新罕布什爾大學的 CS 專業,畢業後也有非常多的職業交集。

2010 年,三人聯合創辦軟件開發公司 Coder Den。Ryan Zarick 和 Caleb Banister 後續還聯合創辦過 80Trill 和 Minimal AI;CEO Bryan Pellegrino 則在 2017 年創辦了 OpenToken。直到 2021 年,三人再次聚首,聯合創辦了 LayerZero Labs。

根據 CEO 在 3 月的推文,LayerZero Labs 總共有 24 名員工。

3 月 15 日,官方 Medium 宣布,0xMaki 全職加入 LayerZero,負責商務拓展。

2021 年 4 月,團隊獲得一筆 2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。2021 年 9 月,獲得 A 輪的 630 萬美元融資,由 Binance Labs 和 Multicoin Capital 領投,其他參投方包括 Sino Global Capital、Defiance、Delphi Digital、Robot Ventures,Spartan、Hypersphere Ventures、Protocol Ventures 和 Gen Block Capital。

今年 3 月 31 日(也就是昨天)最新公布,LayerZero Labs 以 10 億美元估值獲得 1.35 億美元的 A + 輪投資。本輪由 FTX Ventures、紅杉資本與 a16z 領投,Coinbase Ventures、PayPal Ventures、Tiger Global 和 Uniswap Labs 等參投。

  1. 優勢及風險

鏈茶館認為,LayerZero Labs 的核心優勢包括:

1)賽道確定性高、天花板高。原生資產的跨鏈轉移能夠打通公鏈數據孤島,有可能形成所有網絡統一的交易深度,會給區塊鏈發展帶來全新的局面。

2)產品已經上線,跨鏈轉帳的功能直白,用戶體驗確實勝過了跨鏈橋、以及需要額外下載錢包的 Cosmos/Polkadot 等網絡。

3)大資本支撐,團隊資源有保障。其風險主要在於,跨鏈有較高的安全隱患,Stargate 已出現過嚴重安全漏洞,不排除存在其他安全漏洞的可能。

Stargate 的估值已經不低,當前 TVL 37 億美元,對應 FDV 35 億美元。假設以 DEX 龍頭 Curve 來對比,Curve TVL ~200 億美元,FDV ~87 億美元,Stargate 的估值其實已經高於 Curve。

c

附錄
https://medium.com/layerzero-official https://stargateprotocol.gitbook.io/stargate/v/user-docs/

読み込み中...
文章は、創作者によって署名され、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に安全に保存されていま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