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/echo_z
公募被 SBF 旗下的 Alameda 抢空、0xMaki 加持、上线后币价翻 10 + 倍、近日又获得 1.35 亿美元估值,LayerZero Labs 无疑是近期最火热的 Web3 团队。同一个团队,一手打造了跨链底层协议,和建立在其之上的第一个应用,在公布底层协议 LayerZero 上线的当天,旋即也公布了配套应用 Stargate 的公募。
底层链间通讯的巨大前景,再加上已经落地的跨链产品,让这个项目风头无两。
链茶馆此前已撰文介绍过 Stargate,后续对这两个项目分别做了更深入的调研,尝试剖析其核心机制、未来前景、运营能力及项目估值,梳理如下。
本文目录:
产品机制
1.1 LayerZero
1.2 Stargate
Stargate 通证经济
2.1 代币作用及价值捕获
2.2 代币分配
Stargate 运营现状
3.1 产品生态
3.2 通证运营
团队及融资
优势及风险
- 产品机制
从最宏观的角度来看,LayerZero 是跨链基础设施,通过在每条链上部署的一组智能合约来实现链间通讯;Stargate 是建立在其之上的一个具体应用,功能类似于 DEX,只是专注于原生资产的跨链转账。
通过 LayerZero 的链间通讯能力,未来建立在其之上的项目可以做到跨链借贷、跨链质押等,所有当前在单个链内实现的功能都可以跨链完成。Stargate 当前实现的是稳定币和原生代币 STG 的跨链转账,相当于是 LayerZero 能力的第一步体现。
两个项目的白皮书均由 LayerZero Labs 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共同拟写。以下,链茶馆将概要介绍其白皮书中介绍的产品机制。
1.1 LayerZero
LayerZero 是一个「无需信任的、全链式互操作协议」(Trustless Omnichain Interoperability Protocol )。相比现有的跨链解决方案,LayerZero 提出的前景确实非常迷人。
当前主流的跨链方式包括:1)THORChain/Anyswap 等需要中间币来完成的跨链协议,2)Polkadot/Cosmos 等通过一条枢纽链来实现的跨链生态。
在 1)方案中,对于中间币的依赖会带来额外的操作、延迟和费用。在 2)方案中,仍然需要枢纽链来作为中间介质,完成生态系统内的链间通讯,而且对生态系统外的链并不直接开放。
所以,现有的跨链都需要某个中间介质来完成,而 LayerZero 要做的就是去掉中间币和中间链,实现所有链与链的直接通讯。这一过程的实现,通过额外设置两个独立的实体 ——Oracle 和 Relayer,来独立获取某个区块中的部分信息并相互验证。这两个实体的功能类似,只是获取的信息不同,相当于借助两个信源来做核验。
Oracle 和 Relayer 具体的工作步骤如下图所示。图片较复杂,但可以简单理解为两个环节:1)Oracle 和 Relayer 独立从链 A 中获取部分信息;2)Oracle 和 Relayer 将分别取到的信息交给链 B。
LayerZero 在每条链上都会部署一个终端,由 LayerZero 的一系列智能合约所组成,可以理解为这条链上的「通讯点」。图中的紫色部分,即 Communicator/Validator/Network,就是 LayerZero 终端的核心组件,其功能在于通知 Oracle 和 Relayer 获取特定信息、并接收来自他们的消息。
来源:LayerZero 白皮书
图中每个箭头和数字代表一个步骤。步骤 1~5,代表的是当链 A 上一个交易事件发生后,LayerZero 的终端通知 Oracle 和 Relaye,分别从链 A 获取相应信息。步骤 1 中显示了终端所通知的全部内容,包括某个交易事件的识别符 t、需要发送的目标链 dst、任何链 A 想要传输给链 B 的数据 payload、链 A 需要用到的中继器参数 relayer_args。
终端会将所有内容发送给 Relayer,但是对于 Oracle,则只发送目标链 dst 和交易 t 所属的区块头,不发送交易事件 t。可以看到,步骤 6 即 Oracle 从链 A 获取了这一事件所属的区块头 blk_hdr,步骤 7 即 Relayer 从链 A 获取了这一事件的交易证明 proof (t)。Oracle 和 Relayer 功能的差别,即一个获取区块头,另一个获取交易事件证明。
接下来 8~11 的步骤中,Oracle 和 Relayer 会分别将获取到的信息,发送到链 B 上的 LayerZero 终端。只不过,由于一个区块下可能包含多个交易事件,因此 Relayer 的信息发送会比 Oracle 多一步 —— 部署在链 B 的终端收到 Oracle 发来的区块头之后,会将区块头哈希值发送给 Relayer,随后再由 Relayer 会将符合这一区块头的所有交易事件的证明打包发送给链 B。注意步骤 7 中,Relayer 从链 A 获取的是单个事件的交易证明,而在步骤 11 中,Relayer 传递给链 B 终端的则是多个交易事件证明的列表。
至此,链 A 上的区块头、以及该区块内所有需要的交易事件证明,都已经由链 B 上的终端收集完毕。在步骤 12~13 中,终端内的组件会完成验证、发送给链 B 上的智能合约。
由于这个过程本质上依赖于 Oracle 和 Relayer 这两个信源,两边信息匹配即完成验证,因此保证通讯安全的必要条件是 Oracle 和 Relayer 是独立的实体,不会合谋作弊。目前 LayerZero 的默认配置是使用 Chainlink 作为 Oracle,并使用 LayerZero 自己搭建的 Relayer,未来开发者也可以自定义配置。
在所有现有跨链方案中,和 LayerZero 相对最接近的是 Cosmos。团队特地阐明了 LayerZero 和 Cosmos 的区别:
1)Cosmos 的 IBC 需要运行一个全链轻节点,来验证跨链信息。而在 LayerZero 的过程中,信息验证只需要按需获取特定的交易事件及所属区块头即可,不需要读取链 A 上的所有事件,因此 LayerZero 的终端可以做到极致的轻量级。
2)IBC 只能为采取快速确定性共识(fast-finality,即所有交易都会被快速打包,并且无法撤销更改)的链提供直接通讯,对于 ETH/BTC 这类采用概率最终性共识(probabilistic-finality,即随着区块的增加,区块验证结果无法被篡改的概率也在增加,工作量证明的公链均属此类)的链,则需要一条额外的 peg zone 接口链来完成,会更复杂。相对地,LayerZero 可以为所有类型的公链提供直接通讯。
LayerZero 和 Cosmos 的区别,也是 LayerZero 最重要的几个优势:协议能够做到非常轻量级,以降低跨链步骤和手续费;且能够为所有类型的公链提供直接通讯,不依赖中间链或中间资产。
1.2 Stargate
Stargate 作为基于 LayerZero 开发的第一个 Dapp,其核心在于,通过一套「资源平衡算法」(resource balancing algorithm )来提升资金的利用率,将单币资产在各条链上的流动性作为一个完整的流动性池来利用,尽量避免单链枯竭。
如下图示意,假设源链上总共有 400 万资金,并且有 4 条目标链。在分散的流动性中,每条目标链分配 100 万资金,单笔转账上限也就是 100 万。相对地,在统一的流动性中,资金会放在同一个池子内,单笔转账上限是 400 万,交易深度更深。
来源:《∆: Solving the Bridging Trilemma》
统一流动性池的好处显然易见,能够把资金用到需要的地方,灵活度高;其挑战就在于,如何能按需分配每条通道上的资金,并且保证单个通道流动性不枯竭。
Stargate 算法的解决方案是:给每个目标链做一个「初始记账」,也就是预先假定每个通道上的带宽,而在实际转账时允许目标链相互「借贷并偿还」资金,以此实现统一流动池的按需分配。
Stargate 将初始记账称为「软分区」,如下图所示,假设源链 X 上有 100 美元资金,这笔钱会软分区为目标链 Y 和目标链 Z 上的各 50 美元,而实际转账时如果 Y 链上需要转 60 美元,那么就会从 Z 链的软分区「借」10 美元额度。在有新资金进入 X 链时,会优先填平 Y 链上的赤字,余下的额度再按比重分配给所有软分区。
来源:《∆: Solving the Bridging Trilemma》
如果某个通道需求量特别大,会不会榨干其他通道内的资金呢?确实是可能的,这样就会影响其他链上的转账用户。为了尽量平衡各个通道的需求,当某个通道余额较少的时候,对于转账用户会收取额外的费用,以此激励各条通道资金的平衡。
通过 LayerZero 的跨链通讯能力以及上述算法,Stargate 自述其产品解决了跨链转账的不可能三角问题,即:即时的最终性保证( Instant guaranteed finality ,即源链和目标链上的交易能够得到同时确认);统一流动性(Unified liquidity)、原生资产的跨链(Native asset transactions)。
也正是因为实现了即时最终性保证和原生资产的跨链,Stargate 还拥有跨链可组合性:能够和源链以及目标链上的智能合约都做交互,而传统的桥智能和源链上的智能合约交互。
举个例子:用户可以在源链上进行 Swap,之后转账到目标链上,接着在目标链上继续 Swap,整个过程都在一笔交易中完成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 Cobo 安全团队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,指出 Stargate 近期提交的更新修复了之前版本中存在的严重漏洞,原文提到:「虽然 LayerZero 项目方已经修复了目前明显的漏洞,但是不排除还存在其他被攻击漏洞的可能性」。Stargate 存在的安全隐患,是必须注意的风险。
- Stargate 通证经济
LayerZero 底层协议尚未发布代币,本节分析 Stargate 通证经济模型。
2.1 代币作用及价值捕获
平台原生代币为 STG,代币的功能类似 Curve,用户可以锁仓获得 veSTG 用来投票,根据锁仓时间来分配 veSTG 的权重,不过质押功能还未上线。
平台主要通过收取转账手续费来获利。每次发生非 STG 的代币转账时,都会产生 0.06% 的平台手续费,其中 3/4 进入流动池激励 LP,1/4 进入国库,未来将由 veSTG 持有者来管理。
此外,如前所述,当某天通道转账需求量大时,平台会收取额外的费用来平衡通道带宽。 STG 的跨链转账不产生平台手续费,用户仅需支付 gas fee。
为了促进生态,Stargate 还推出了一个白名单计划,对于大交易量的产品,其每笔交易的 0.003% 将会分发给该产品,资金由国库出。
2.2 代币分配
代币上限 10 亿枚,在创世期已经全部生成。
其代币分配如下图所示,35% 在投资人和团队手中;~35% 用于初始发售和早期流动性;30% 归属社区。
在初始发售和早期流动性部分中:10% 为 Launch Auction,有一年锁仓期,5% 为添加到 Curve 中的早期流动池,这两部分统统构成下图中的 Protocol Launch;Auction 结束后售卖 15.95% 的 STG,以 Bonding Curve 形式售卖,即下图中的 Bonding Curve 部分,没有锁仓期。
此外还有 2.11% 作为早期激励,总共释放 3 个月;上限 1.55% 用于 ETH 以外 6 条链上的 DEX 流动性。
不过,由于第一轮 Protocol Launch 公开发售的 1 亿枚 STG 被 Alameda 的 2 个地址抢空,近期团队又增加了一轮社区拍卖,合计售卖 2,000 万枚 STG,占总量 2%。
来源:官方 docs「Tokenomics」小节
代币释放如图所示,由于投资人、团队以及公募的部分有 1 年锁仓期,因此 2023 年 3 月开始,大量代币将会开始线性释放。
来源:官方 docs「Tokenomics」小节
- Stargate 运营现状
3.1 产品生态
Stargate 目前支持的功能为:在 7 条链上,进行价格 1:1 对应的资产的互相转账,包括主流稳定币资产 USDT/USDC/BUSD,以及平台原生代币 STG。
目支持的 7 条链为:ETH/BSC/AVAX/Polygon/Arb/Opt/FTM。比如,用户可以将 ETH 上的 USDC 转账为 BNB 链上的 USDT,或者将 Arbitrum 上的 STG 转为 Fantom 上的 STG。
官方 Medium 披露,未来 6~8 周内将考虑 Solana/Terra/Cosmos Hub/Osmosis,未来 4~6 个月内将部署在各条链上。
团队成员 0xMaki 近期在 Sushiswap 社区内提案集成 Stargate,来获得更好的转账体验、扩大 Sushi LP 流量。如果最终落实,将会是 Stargate 生态建设上的一个里程碑。
根据当前社区投票,95% 支持。
来源:https://forum.sushi.com/t/enter-the-stargate-omnichain-strategy/9741
3.2 通证运营
Stargate 已完成公开发售。其中公开拍卖的 1 亿枚 STG 全部被 SBF 旗下的 Alameda 的 2 个地址全部抢走,因此团队又开启了二轮社区拍卖,额外售卖 2,000 万枚 STG。截至发稿时,二轮拍卖仍在进行中。
Alameda 的 CEO 在 Twitter 中承认抢购了 STG,并承诺将会持币 3 年,间接表明了 SBF 对 Stargate 的支持立场。SBF 的站台,对币价维持无疑是一剂强心剂。
Stargate 的代币分配中,有 2.11% 的 STG 用于早期对于流动性的激励,合计 2,110 枚。该激励计划持续~3 个月。
目前用户在 Stargate 上质押稳定币,每个池子可获得 15%~18% 不等的 APY。对于稳定币来说,是非常高的 APY,也难怪已经吸引了 37 亿美元 TVL。
由于大部分 STG 都被锁仓或由社区管理,早期实际流通的 STG 并不多,大约占总量的 10%,~1 亿枚左右,包含:Bonding Curve 中被售出的 5.58%;Curve 流动性里的 5%;3 个月后全部分发完毕的 2.11% 早期激励。当前 FDV~35 亿美元,流通市值~3.5 亿美元。
来源: https://twitter.com/princebtc28/status/1506426976269180950
- 团队及融资
团队有三位联合创始人,Bryan Pellegrino 担任 CEO,Ryan Zarick 担任 CTO,另一位 Caleb Banister。
三人均毕业于新罕布什尔大学的 CS 专业,毕业后也有非常多的职业交集。
2010 年,三人联合创办软件开发公司 Coder Den。Ryan Zarick 和 Caleb Banister 后续还联合创办过 80Trill 和 Minimal AI;CEO Bryan Pellegrino 则在 2017 年创办了 OpenToken。直到 2021 年,三人再次聚首,联合创办了 LayerZero Labs。
根据 CEO 在 3 月的推文,LayerZero Labs 总共有 24 名员工。
3 月 15 日,官方 Medium 宣布,0xMaki 全职加入 LayerZero,负责商务拓展。
2021 年 4 月,团队获得一笔 2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。2021 年 9 月,获得 A 轮的 630 万美元融资,由 Binance Labs 和 Multicoin Capital 领投,其他参投方包括 Sino Global Capital、Defiance、Delphi Digital、Robot Ventures,Spartan、Hypersphere Ventures、Protocol Ventures 和 Gen Block Capital。
今年 3 月 31 日(也就是昨天)最新公布,LayerZero Labs 以 10 亿美元估值获得 1.35 亿美元的 A + 轮投资。本轮由 FTX Ventures、红杉资本与 a16z 领投,Coinbase Ventures、PayPal Ventures、Tiger Global 和 Uniswap Labs 等参投。
- 优势及风险
链茶馆认为,LayerZero Labs 的核心优势包括:
1)赛道确定性高、天花板高。原生资产的跨链转移能够打通公链数据孤岛,有可能形成所有网络统一的交易深度,会给区块链发展带来全新的局面。
2)产品已经上线,跨链转账的功能直白,用户体验确实胜过了跨链桥、以及需要额外下载钱包的 Cosmos/Polkadot 等网络。
3)大资本支撑,团队资源有保障。 其风险主要在于,跨链有较高的安全隐患,Stargate 已出现过严重安全漏洞,不排除存在其他安全漏洞的可能 。
Stargate 的估值已经不低,当前 TVL 37 亿美元,对应 FDV 35 亿美元。假设以 DEX 龙头 Curve 来对比,Curve TVL ~200 亿美元,FDV ~87 亿美元,Stargate 的估值其实已经高于 Curve。
c
附录
https://medium.com/layerzero-official https://stargateprotocol.gitbook.io/stargate/v/user-docs/